在印度有个村,叫沙尼·辛格纳普尔,它奇葩就奇葩在,家家户户都没门。你没听错,真没门,不是那种虚掩着意思意思的门,是光秃秃一个门洞,一眼望穿那种。三百多户人家,商店、银行,连医院都这样,跟唱空城计似的。
为啥这么干?据说三百多年前,村里发大水,冲来一块黑石头。一牧羊娃拿棍子戳了戳,石头居然渗血。当天晚上,这娃就做梦遇见了裟尼神——印度教里一位管厄运和报应的神。裟尼神说了,这石头是我的化身,得供着,但不能盖房子,不能遮挡,得让我360度无死角地盯着你们。
牧羊娃一听,得嘞,自带安保系统啊!回去一说,大伙儿纷纷响应,把门拆了,就怕挡着神的光辉。你说这印度人,脑回路也真是清奇。
这石头还真邪乎,据说旁边有棵树,树枝每次要遮住石头,就自己着火或者折断。还有闪电劈这树,烧了十二个小时,结果第二天又发芽了。你说神不神奇?
这下村民更信了,神石罩着,还怕啥?于是“不安门”就成了传统,代代相传。
可问题来了,没门,隐私咋办?东家长西家短,一览无余。上厕所都没门,就挂个帘子,想想都尴尬。更别说小偷小摸,那不成了自助超市?
村民倒不担心,他们觉得,神看着呢,谁敢偷?偷了就得瞎眼,倒霉七年半。
可真没丢过东西吗?2010年,一游客说车里东西被偷了;2011年,村里金饰也不翼而飞。村民不承认,说那是村外的事,跟我们没关系。是不是真的呢?咱也不敢说,咱也不敢问。
有人说,村民是揣着明白装糊涂。这“无门村”名声在外,游客多,能赚钱。为了财路,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再说这流浪猫狗,半夜溜进屋偷吃东西,村民没办法,只好在门洞上挡块木板。这算不算违规操作?银行更头疼,没门不安全啊!最后装了个玻璃门,还不带锁,号称印度第一家“无锁银行”。可这玻璃门有啥用?还不是每天把钱运到外地保管。村民还不乐意,觉得银行不信任神。
现在,有些年轻人也觉得这传统不靠谱,想装门锁,保护财产安全。可老一辈不同意,觉得这是对神灵的不敬。
这“无门村”就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信仰和现实的冲突。你说这信仰的力量大不大?大!可生活还得继续,总不能真啥也不管吧?这就好比,你信菩萨,但出门也得锁门,是一个道理。
再说了,这年头,人心隔肚皮,谁知道会不会有人打歪主意?就算真有神灵保佑,也得防着点那些不走寻常路的“人才”啊。万一哪天来了个不信邪的,或者压根儿不知道这规矩的,那岂不是……
还有那些小动物,它们可不懂啥神灵不神灵的,肚子饿了就得找吃的。你家没门,可不就成了它们的自助餐厅?
所以说,这“无门村”看着挺神奇,其实也挺不容易的。信仰是好东西,但也不能啥都指着信仰解决。该锁门还得锁门,该防贼还得防贼。
这就好比,你信佛,但也不能真把自己当泥菩萨供起来,是不是?日子还得过,柴米油盐酱醋茶,一样都不能少。
说到底,这“无门村”的故事,就像一出戏,台上唱的是信仰,台下演的是生活。戏唱得再好,也得落幕,生活还得继续。
总而言之,这“无门村”的传统,是好是坏,谁也说不清楚。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,各有各的道理。信则有,不信则无,全看你怎么想了。
信不信由你,反正我是装门了。
